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静海健康减肥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静海健康减肥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如何评价凤凰网评论的新年献词《读懂生活,读懂民心》?
通常媒体的新年献词在举世特殊的国情社情语境下,不过是官样文章。既要紧扣主旋律,又要彰显正能量,还要反映出媒体的档次和品位,所谓螺丝壳里做道场,留给献词作者的空间实在是逼仄。
逼仄归逼仄,螺丝壳里也做得道场,中华铅笔尖雕得下水浒传一百单八将,泰国香米粒刻得了道德经五千三百言。因此,一篇媒体新年献词不必看空洞大词,其高下良莠就体现在微言处。
凤凰网评论的新年献词《读懂生活,读懂民心》,开篇就谈“个体”,而不是“国家”、“民族”这样的大词:
什么是个体?就是每个人。任何冠冕堂皇的说辞如果不能保障和维护每个人的权利,说得再天花乱坠都是耍流氓。
马克思在《***宣言》中说得很清楚,“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”,没有每个人的安全、舒适、自由,就没有所有人的安全、舒适、自由;就没有安全、舒适、自由的国家。每一个人,无论贫富,无论贵贱,无论信仰,无论立场,无论诤谄;无论高端低端,无论本地外地,无论都市乡村,无论南方北方,无论本族异族,都有着同等的追求安全,舒适、自由的权利。平等的权利,一模一样的权利,没有高下,没有优劣,没有先后。唯有如此,才是真正意义上马克思谓的“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”。
所以,在凤凰网评论的这篇新年献词里,把那些陈词滥调的主旋律、讴歌言辞剔掉,可以看到里面提到了范雨素,提到了“山东辱母案”的于欢,提到了“静海传销案”的李文星,提到了大凉山的孤儿,提到了幼儿园虐童,提到了保姆纵火⋯⋯
相比之下,其它媒体的大多数新年献词,或谄或呓,或嗲或呻,也就一篇篇官样文章而已。看得出,同样是螺丝壳里做道场,凤凰网评论的新年献词作者于微言处有诤言,在讴歌余流真情,在轰轰烈烈的大复兴大时代,着眼个体,着眼个体的生活,特别是末尾言及:“唯有生活,才该为执政者所系念”,这才真正触及到整篇献词的题眼,不能让每个人感到安全、舒适、自由,不能真正践行马克思在《***宣言》提出的“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”,那一定不是一个“不忘初心”所追求的社会。
相比于《南方周末》的新年献词,凤凰网评论的新年献词没那么虚空,他们梳理了2017年发生的几起重要***。范雨素、李文星、于欢案,这篇《读懂生活、读懂民心》的评论也因为现实感而具备了某种力量。
其实,这篇新年献词里面还是有苦口婆心的劝告。如果说“读懂生活”是对每一个人都适用的话,“读懂民心”就是写给执政者的建言,那么,他们会注意倾听吗?
新年献词是一种独特的文体,借总结过去而展望未来,这样的献词总是要发出对美好生活的祝愿。但是,刚刚过去的2017年,真的算得上美好吗?如果不算,我们就读读一年前的献词吧,看看我们的祝福是如何落空的。
这两天各地雾霾,很多人心情都不佳,这不是一个适合祝福美好生活的日子,但是,如果我们还活着,就必然追求美好生活。2018年,希望大家都做好开心或者不开心的准备吧。
凤凰评论倒是少有的还坚持发出声音的评论媒体,希望2018年还是一个“有声之年”。
很棒的一篇新年献词。
这篇献词首先是一篇梳理的很好的年终大事盘点。不得不说,人性总是薄情寡义的,善于遗忘的,很多曾让我们无比激愤与关注,以为永不遗忘的公共***终究还是被我们遗忘了,原来我们的很多情绪只是一种快消品。看到文中如山东“辱母***案”和“静海传销案”这样的事情,竟有恍如隔世之感。
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读这篇新年献词,2017年的中国有如快进的电影一样在我们眼前闪过,我又想起了当时的很多很多记忆和情绪,想起了自己的“遗忘”,竟然也有一些感伤,岁月并不静好的2017,终究还是快过去了,
明年会更好么?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静海健康减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静海健康减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